黄石广电网讯 为了切实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自2017年1月1号起,我市开始执行《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全市工业遗产保护基础进一步夯实,保护利用状况进一步改善,为传承黄石工业文明、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粗大的管道,高大的罐体,绵延一百多米的厂房……在华新水泥厂旧址上,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悄然而起,曾经暗灰色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机器,被赋予新的生命。
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使黄石保留了大量的工业遗产,为了摸清家底,2017年,我市历时8个多月,对全市1840年至1979年间80多家工业企业的工业遗存点进行普查,确定我市现有工业遗存99处,其中重点工业遗存52处,一般工业遗存47处。
按照科学保护、规划先行的原则,我市组织实施《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规划》、《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总体规划》、《汉冶萍煤铁厂矿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规划》等其他重要工业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也在谋划进行当中。目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12月对外开放,华新水泥厂旧址核心区内主要价值承载的文物本体正在进行保护修缮工作,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已完成招标,预计2019年3月全面完成修缮工作。2018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公布,黄石共有3处入选,包括大冶铁矿、大冶铁厂和华新水泥公司,占了湖北省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半壁江山”。
目前,我市正将这些工业遗址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旅游产品,联合组建黄石市工业文化旅游区,努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